波本威士忌

 

波本的起源

18世紀末,美國為了鼓勵西部開墾,以土地為獎勵提供給勇於冒險的開拓先鋒,前進當時蠻荒的邊界,種植正宗美國的農作物-玉米。然而盛產的玉米似乎超出了新移民的想像,不過這一點也不構成困擾。大膽創新的新移民們反而開始以玉米取代傳統家鄉以麥為主原料的釀酒方式,開創了波本威士忌的前身。

當時,為了運送這些以玉米為原料的不同風味的威士忌,住民們選擇把酒裝進曾經裝過漁產或是釀造醋的桶子,藉由密西西比河來運送。然而為了去除漁產或是醋的味道,當時的做法是先把桶子內部進行炙燒後再充入威士忌。

幸運眷顧勇者,炙燒後的木頭提供威士忌糖分與剔透的琥珀顏色,大大提升口感風味的表現。肯塔基波本鎮的黃金生命之水開始造成風潮,珍貴的價值甚至在交易時超過貨幣的價值。波本威士忌一詞於焉誕生,並持續風行以至於今日,並成為代表美國的國酒。

波本的標準

1. 主要原料至少要有51%的美國玉米釀造
2. 必須在全新燻製的美國橡木桶裡熟成
3. 裝瓶的酒精濃度至少要達80 proof (40%)
4. 至少熟成2年
5. 1964年定位為"美國專屬商品", 須在美國生產製造
6. 除了水以外, 染色和添加物均屬違法

波本的製程-以金賓波本威士忌為例

穀物混合:

以超過200年家族傳承的配方,獨特比例混合玉米、裸麥、麥芽,開啟世界NO.1波本威士忌的製作序曲。

磨碎穀物:

將調配好的穀物磨碎,讓接下來的的蒸煮過程可以更快速且均勻。

糖化:

將磨碎後的穀物加入經過石灰岩過濾,純淨無鐵卻又富含鈣質的肯塔基州特有水後,再添加波本威士忌製程中最具特色的-酸醪(註),以確保每一批次的產品穩定且富風味。確 保充分混合後就把這些原料一起加熱煮熟。註:酸醪,Sour Mash,一種半發酵的穀物,類似釀造到一半的啤酒。酸醪工法為波本威士忌的獨特製程,由James C. Crow所發明,是指在波本威士忌準備發酵的階段加入酸醪,目的是透過酸醪的加入避免不想要的細菌滋生,同時也確保每批威士忌的品質能夠一致。

酵母添加:

添加使用超過75年歷史的家族極機密酵母株。

第一次發酵:

冷卻的酒醪在發酵槽中與酵母混合並發酵,此時酵母以糖分為養分將並創造出二氧化碳與最重要的"酒精"。

第二次發酵:

將第一次發酵中的distiller's beer打入發酵池中繼續發酵。

第一次蒸餾:

完成兩次發酵後的distiller's beer接著進入30呎高的蒸餾塔中進行蒸餾。此時溫度會設定在約攝氏96度,剛好可以讓酒精成為蒸氣狀態但是又不會讓蒸餾酒沸騰。

第二次蒸餾:

收集第一次蒸餾得到62.5%酒精濃度的"低酒(Low Wine)"並進行第二次的蒸餾。經過第二次蒸餾後會得到酒精濃度67.5%的"高酒(High Wine)"。

裝桶:

以手工將經過二次蒸餾的高酒裝入全新的美國白橡木桶中。

熟成:

將每一個裝桶後的53加侖桶放置於通風的酒窖中陳年。每一滴酒都會經過最少四年的陳年,是法律規定的兩年陳年時間的兩倍。

裝瓶:

經過至少4年的熟成時間後,甘醇甜美的波本威士忌將由桶中取出裝瓶,並販售到每一位對波本威士忌充滿熱情的消費者手中。註:每瓶金賓均經過最少4年的熟成,較熟成兩年的法定標準整整多出一倍時間。

 

台灣三得利 鼓勵理性飲酒。 飲酒應適量。
進入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條款和條件隱私政策Cookie 政策

建議理性飲酒